.jpg)
有人说缠论是伪学,但我说他只是没有认真研究而已。
天下有道是无 名利, 如果有计划,形象名? 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老师是谁。
图里?谁见过庄老师讲一毛钱的代价。
庄 大师有一个博客,叫/请远离所有借股 收费 的人/。
可见臧师傅写博客两年 多了, 一是不为钱,二是不为利。
左师傅的理由是什么呢?以下是左大师博客中的一段话。
40岁以后,人才会真正站住脚。
这个ID不是一个好老师,但我看到很多现象和理论太荒唐了,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
本ID有不同意见,当然可以提供。
本ID一直觉得自己所说的不过是一家之言,言行合一。
本ID记录了我自己的 生活,也是言行的一部分。
目前,对大宗 商品/超级周期/的判断仍 需谨慎。
随着 美国和全球经济 大爆发后的复苏周期越来越完整,市场越来越担心 货币政策的转向,这可能会进一步抑制 风险偏好。
届时,真正的 供求关系才是商品定价的关键。
不排除部分商品(如铜)的 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价格 居高不下。
但人为限制供给、/绿色泡沫/等因素可能会淡化甚至消失,最终导致不同品种的商品价格出现 分化。
此外,随着货币政策、原油限产等主要矛盾的变化,需要警惕部分商品先急速上涨后急速下跌的可能。
疫情 冲击加速了美联储 放水进程,放大了放水规模,而且从美联储的立场以及历史经验看,将会越来越依赖 量化宽松与财政赤字货币化。
美国为了恢复并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 并不会顾及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责任,这对世界金融体系是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 中国经济与 人民币。
正因为如此,人们都在关注中国货币当局会不会在当前阶段采取战略性抉择,摆脱美元陷阱。
中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果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那么,经济发展与人民福利并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受冲击,相反会提高中国人的国际购买力。
但是,目前中国国内消费占比依然较低,对出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
尽管当前由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受疫情冲击而 增强了中国制造的议价能力,转入后疫情时代后,中国制造的成本压力以及受到 贸易战的干扰依然很重,制造业外迁以及对中国产业链的影响还会持续。
因此,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增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才能承受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带来的冲击。
但是,中国仍然可以借助美元在贸易市场信用越来越低的事实,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早在特朗普时代,其破坏性的贸易政策已经让人民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美联储为应对疫情冲击采取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打击了美元信用,中国企业与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的贸易存在人民币化趋势。
中国也应该利用对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的投资机会以及石油交易,鼓励使用人民币。
中国应该加快国内 改革的步伐,改善收入分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中国在消费和生产领域的能力,与此同时,借助贸易和投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需要时间以及进行有效率的改革,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急不得,也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