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确定 市场趋势的方向从 1989年到1994年的美元兑 马克,可以看出,几个市场的周转 时间与 美国假期非常接近。
1).1988年1月4日,美元在新年后一改颓势。
2)、1989年9月劳动节后,美元从2马克急速下跌 到现在。
3) 1991年7月5日,美元在独立日之后达到顶峰。
4)1991年圣诞节后,美元触底 回升。
5) 1993年哥伦布节后,美元 从1.59马克大幅上涨。
2.周年纪念日-- 投资者应注意1、2、3、4、5周年纪念日后的重要顶点和底点的 日子。
市场往往会在这几天出现转机。
3.趋势运行时间投资者应注意市场重要顶部或底部后的时间。
在这些时间,市场可能会出现反转。
邢 自强认为,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只是这次通胀三部曲里面的首部曲。
5月26日,摩根士丹利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中国首席市场策略师王滢作经济和市场展望报告,主要关注 三大主题。
邢自强首先明确地表示,对于 全球经济来讲, 疫情的冲击可能比最早去年初大家想象的要长。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他做出了以下分析: “中国今年的主题词就是聚焦长远,俏也不争春。
” “大宗商品引发的这一波成本压力是 滞胀带来的?其实全球通胀是疫情的后遗症,而且这轮通胀不一样,并非昙花一现,很有可能是长期 结构性通胀。
”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只是这次通胀三部曲里面的首部曲。
” “菲利普斯曲线可能会重新陡峭,长期的通货膨胀也会回升,这是一个重要的机制变化。
” “中国采取的 政策可能会使得其在全球的角色里面不仅仅是一个产业链的定海神针,还会对全球在后疫情时代经济治理的机制提供基石经验的作用。
” “很多投资者觉得中国的消费 复苏的一般,可能是预期也是打得比较满,中国如果跟美国比,跟其他国家比,消费复苏是不差的。
” “中国并不存在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巨大通胀压力。
” “中国应对通胀我觉得面临的压力不会像海外那么大,并不存在所谓的滞胀。
” “美国面临全球通胀不是昙花一现的周期性的通胀,而是长期的,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通胀。
”在制造业方面, 工厂产出在供应链挑战的背景下持续增加,但制造商同时报告称广泛短缺的材料和劳工、叠加运输延误使其向消费者交付产品的难度增加。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建筑行业, 建造商表示低利率带来的强劲 需求超出了他们的建造 能力。
在专业与商业服务领域,市场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异常强劲。
在劳动力市场与 薪酬方面,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报告 就业情况小幅 增长,其余地区则给出了温和增长的反馈。
随着新冠疫情的传播逐渐 放缓,食品服务、休闲接待和零售业的就业增长最为强劲。
褐皮书指出,对于许多公司而言,目前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特别是在 招募低薪小时工、卡车司机等。
在薪酬方面,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提供签字费并提高起薪,以试图招募或留住工人。
核心观点: 6月资本市场的宏观环境较5月有所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为政策层面,而宏观经济的形势与5月类似。
政策层面的变化有两点,即以保供稳价为主要手段,稳定国内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以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为信号,释放人民币(6.3933,0.0061,0.10%)升值速度应放缓的政策意图。
上述措施出台后政策效果较为明显。
综合以上的情况,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涨价趋势不变但斜率明显放缓,建议降低商品资产的配置比例,由 超配降为标配。
权益市场的变数在于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后,外资流入规模下降,那么A股在6月可能将会重回结构性 机会。
周期行业中报业绩可能进一步改善,相关行业机会依然最好。
目前 资金面依然较为宽裕,即使由半年末的关键时点,但资金利率显著回升可能性低,对流动性更敏感的板块也会有不错的机会。
债券市场的宏观环境正在逐步好转,3季度名义增速将逐步进入回落阶段,价格因素收益率的影响逐渐消退。
当前资金面较为有利,半年末时点的扰动不会持久。
并且,疫情对国内经济的短期影响可能会集中反映在6月经济数据上,再加上外资持续增持人民债券,利率债配置价值正在逐步回升。
另外,股债收益率已经回升至历史25分位数水平。
过去10年的经验数据显示,中期内债券的配置价值将好于股票。
4月以来,美国实际利率再度下行。
目前,美联储已经明确不会因阶段性的涨价压力而收紧货币政策,美国10年国债利率已经稳定在1.60%附近,而因为基数因素和油价上涨因素,6月美国实际利率仍有下行空间,短期内可以考虑超配黄金。
当前的风险因素依然是疫情的反弹。
国内方面,广东省疫情最为严重,而广东又是我国重要的 出口省份。
境外方面,台湾地区疫情日趋严重,已经对芯片等产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出口和部分行业的生产将受到影响。
再者,国内消费难免会因疫情防控措施趋严也再次受到压制。